推广 热搜:

乡村振兴建设中的新农宅|佘村安置区/東大院

   2023-03-21 腾讯网崔旭峰
核心提示:崔旭峰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江苏省自2017年

崔旭峰

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江苏省自2017年率先开始了以焕发乡村内生动力为目的的全省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行动。谱写出中国乡村振兴之路的江苏篇章,且在国内外影响广泛。

佘村位于南京江宁区东山街道,是“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第一批示范村之一,是一个本土居民保有量大、山水田林资源丰富、文化遗产比较丰厚、不同时期建筑及其建造工艺谱系较为完整的都市近郊型村落。根据上位规划要求,在对位于村中心位置的佘村潘氏宗祠和潘氏住宅进行修缮、对全村建设用地及空间环境整治提升过程中,有10户住宅需要搬迁并重新安置。

集中安置用地位于佘村重要的空间和文化元素九龙埂南侧的坡地上,临近古风广场,遥望潘家祠堂。由10栋住宅和3栋配套服务建筑组成,为整个村子的重要空间节点之一。设计建立在对用地的深入调研、对村民居住需求的详细了解基础上,顺应村民现有生活方式和需求,立足提升其生活居住品质,凸显居住空间的"在地性”特征。

▲区位分析

项目贯彻以下五个设计策略:

一户一设计的陪伴式设计模式

“在地性”的建筑设计讲究的是对建筑的陪伴式成长。设计团队对安置区采取的就是陪伴式设计模式。功能空间设计顺应村民现有生活方式特点,满足村民“有院落、堂屋、储藏室,厨房相对独立” 等具体意愿。此外,团队深入探访每户的需求,针对每户不同的面积和使用要求提出了一户一设计的方案。

延续传统村落空间格局

从场地适应维度出发,通过对自然环境要素的分析,以及对场所文脉的梳理,将安置区住宅建筑融入到王家村肌理中去。安置区建筑在体量上采用与周边民居形态相适应的小体量分散布局形式,在朝向上考虑与北侧九龙埂的视线关系,并继承了以九龙埂为中心向四周发散的建筑组构秩序。此外,安置区公共空间考虑和东北侧九龙广场的对接,并在流线上布置多个可眺望九龙埂和潘氏祠堂的交往和观景节点。

崔旭峰

强化村落建筑语言符号

建筑以宁镇地区民居常见的白墙灰瓦并辅以石材为主要材料,形式上虚实对比明显,通过对佘村传统建筑马头墙的形式简化,让各户在山墙立面形式上有所统一。空间上,设计保留了当地民居都具备的前后院、入口灰空间以及二层露台等等。

崔旭峰

公共开放的社区服务配套

为了满足安置区居民的生活需求,通过在建筑群入口置入三个相互联系的小体量社区服务中心建筑群,为安置区组团引入具有公共性和开放性的活动空间。服务中心的局部塔楼也为村民和游客提供眺望佘村全景的观赏节点。

崔旭峰

生态低技的环境策略

首先,在场地设计中采用分层挡土墙的处理方式,有效的防止了场地内坡地的水土流失,并通过乡土植被的回植美化环境,创造舒适的社区空间。

崔旭峰

其次,基地本就处在青龙山的向风坡处,降水量大于背风坡,基地周边现状有一条排水沟,较窄,针对后期建设情况看,为减少极端天气降雨量激增的问题,设计对排水沟进行拓宽和加深,并采用暗沟的处理方式,保证了场地内排水泄洪的要求,并美化了环境。

最后,安置区每栋建筑都配有太阳能集热板、雨水收集装置和沼气池等装置,并通过屋面高窗形成自然拔风的被动式节能效果。减少了建筑的日常能耗,大大降低了居民的生活成本。

佘村安置区的设计为乡村振兴建设中的新农宅建设进行了有益探索,建成使用后受到村民普遍好评,并起到了较好的示范效果。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0017447号-1  |  鄂ICP备2020017447号-1